訊息中心廣告

2018/01/25 RO純水機/淨水器常見問題

逆滲透發展史
 

1953年Reid開始逆滲透程序方面的研究,1960年Loeb和Sorirajan首先製備出高水通量(Water Flux, WF)和高拒鹽率(Salt Rejection, SR)的醋酸纖維素逆滲透膜,因而奠定了逆滲透技術的基礎,同時也帶動了其它膜程序的快速發展。五十年代中期,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CLA)的Dr. S. Sourirajan 為首的科學家們第一次發明「人造的仿生物選擇性滲透膜」開始,人類首次可以利用逆滲透原理, 並由美國聯邦政府投入約40億美金研究成功,利用自然界逆滲透原理,將污水加壓,使純淨的水分子穿透薄膜產生純水,同時將不能穿透薄膜之各種有害物質排放。
 

美國太空總署NASA將R.O.首次運用太空梭回收太空人尿液及污水,純化後再供飲用,並於航空母艦及潛水艇,將海水淡化供士兵飲用,目前則普遍用於美國一般家庭之飲用水,創造人類飲水之一大突破而暢銷全世界,其可靠性亦能得到進一步的證明。

第一批製造的逆滲透膜主要是針對五十年代大量的海水淡化工業,以代替當時唯一可用但成本很高的蒸餾法。其性能及潛力馬上就被美國太空總署發現加以資助開發,以解決太空船內的飲用水消耗問題。

從七十年代開始,適用於低水壓的滲透膜出現,第一批小型的家用逆滲透飲用水淨化器亦開始生產。當時能每天淨化約一至五公升飲用水,但已能有效解決當時美國中南部沙漠地帶被核子輻射污染的食水問題。

今天家用逆滲透設備已能提供每天二百八十五公升(約75加崙)的飲用水,完全可以滿足一個小家庭或辦公室的所有飲用及煮食需求。而水壓亦從第一代的高壓下降至現在的每平方英吋五十英磅水壓(50PSI),適合一般的自來水水壓使用。
茲將逆滲透膜之發展史整理如表1所示。

 

 

 

表1.逆滲透膜之發展史

年份

發明者

研究或發明

1748

法國科學家

發現豬隻膽膜可以滲透出水的現象。

1861

Graham

發現了透析現象並開始研究。

1903

Morse 及 Pierce

將電極導入透析器因而開始了電透析的研究。

1906

Bechhold

製造出孔徑0.01μ(微米)的超濾膜。

1913

Abel 

提出以中空纖維透析器(Dialyzer)做為人工腎臟的構想。

1943

Kolff 

成功完成人工腎臟的構想,並被稱為人工臟器之父。

1950

Dr. S. Sourirajan
(UCLA)

發明「人造仿生物選擇性滲透膜」,即逆滲透原理。

1953

Reid

開始逆滲透程序方面的研究。

1960

Loeb 及 Souriraja

首先製造出高水通量(Water Flux, WF)和高拒鹽率(Salt Rejection, SR)的醋酸纖維素逆逆滲透膜,因而奠定了逆滲透膜技術的基礎。

1970

Israel Desalination
Engineering公司

提出混合過濾(Hybrid Filteration)的名詞,此為最早的極濾概念。

Filmtec公司
(Dow Chmical的子公司)

發明低水壓逆滲透膜。

 
  資料來源:林棟坡碩士論文